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正在火热进行中,其中“方志江苏馆”,以丰富的展品、精彩的活动、古典与现代融合的独特气质,在书展上独树一帜,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成为展现方志成果、宣传省情地情、讲好江苏故事的一个重要舞台。
江苏文艺广播记者在方志馆采访
邳州泥塑
7月2日上午,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第十二届江苏书展“方志江苏馆”,来自徐州邳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洪海正在进行现场制作表演,栩栩如生的返乡人员登记场景,惟妙惟肖的核酸检测场景,一组组抗疫题材泥塑作品吸引了诸多书友的目光。
作为一名民间泥塑工艺传承人,刘洪海看到白衣天使、网格员、志愿者们每天奋战在防疫一线,决定用一组组泥塑作品记录他们的身影,赞美逆行中的英雄。目前,刘洪海已经制作十多组抗疫题材的泥塑作品,每一组泥塑作品都在讲述着防疫人员感人的故事。
乡土中国之海安风情走秀江苏书展
7月2日下午,在第十二届江苏书展中心舞台,来自南通海安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激情上演《乡土中国之海安风情》,用音舞诗画剧的形式,为广大书友带来原生态民歌、劳动号子、民间舞蹈、情景说唱、杂技走秀等别样动人的舞台演出,溯源沧海桑田的风云变幻,延续绵延千年的悠悠文脉。
观看演出的书友越聚越多,一名来自南通的书友感慨道,这就是我们里下河水乡的故事,非常感谢你们把记载在志书里的江海文化、民风民俗通过歌舞给展演出来。
《金庭传统村落合志》江苏书展首发
7月3日下午,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主办,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协办,吴中区地方志办公室、金庭镇人民政府承办的《金庭传统村落合志》首发推介会在第十二届江苏书展中心舞台举行。志书主编、修志专家、金庭镇领导与现场书友分享了该志编纂经过、书籍定位、编纂体例、特色亮点、意义价值等,从不同维度宣传推介太湖生态岛——金庭镇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江南湖岛村落风貌。
金庭镇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西部,也称西山,古称夫椒山、包山、洞庭山、林屋山、洞庭西山等,是一座镶嵌于太湖中的宝岛,有太湖明珠之称。
《金庭传统村落合志》由广陵书社出版发行,为全国首部传统村落合志。全书共14篇,约19.5万字,图片约190幅。据《金庭传统村落合志》主编金培德介绍,金庭古村落较多,有“七村八巷九里十三湾”之说。境域有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7个中国传统村落,1个江苏省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古迹100多处,其中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市级控制保护古建筑18处,另有明清建筑120多幢,面积约4万平方米。《金庭传统村落合志》是全国首部传统村落合志,它将金庭镇域明月湾、东村、植里、堂里、后埠、东蔡、西蔡、甪里8个传统村落集结成一部,不但留住了乡愁,而且推动了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在版式设计上,顺应阅读潮流,提高图片占比,以更强的视觉冲击呈现出金庭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江南湖岛村落风貌。